對於大多數的人(或許幾乎是每個人)來說,生命、生活,似乎是由一連串的問題組合而成的。每個人為了眼前的生活而焦頭爛額,也希望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,好像活著,就是必須不斷地解決種種的問題。
當一切都順利的時候,生命可能是沒有問題的,但這樣的狀況,幾乎不可能發生。每個人總會在生活中遇到挑戰、挫折、失望,這讓我們有了壓力,感受到許多自己不想要的負面情緒,甚至可能讓人把生命和痛苦劃上等號。
而撇除個人的生命狀況,綜觀全球,我們似乎也可以發現,這個時代的對立和衝突是越來越多、越來越劇烈,這也給每個人的生命帶來了許多的不安全感。
在這樣的不安全感、不快樂當中,我們的生命還有可能找到出路嗎?這便是這本書想要討論的。
作者首先說明的是:我們的不快樂,究竟從何而來?
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觀察,本身就被我們觀察的方法給限制了。我們是透過感官(視、聽、嗅、觸、味覺)來從外界取得資訊,而這些感官本身就有限制。
舉例來說,我們都知道海豚、蝙蝠的聽覺範圍和人類不同,有些在人類聽覺範圍之外的聲音,對它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環境資訊。同樣地,我們也可以想像,其他的生物,它們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,可能都超越人類感官所能接收的內容。
這樣看來,不同的生物,所感受到的世界,可能是截然不同的。我們可以這樣去想像:假如我們能擁有海豚的聽覺,我們的生活、我們理解的世界,會不會有什麼改變?
上述討論的,只是感官的「範圍」,還沒有討論到感官的「種類」。我們可以想像,假如一個從出生就沒有聽覺的人,他所感受到的世界,和擁有正常聽覺的人,一定有很大的不同。
人類是透過五種感官(視、聽、嗅、觸、味覺)來感受這個世界。那麼,假如其他的生物(例如說一個外星人好了),他如果擁有十種,甚至是一百種感官,他所感受到的世界,又會是什麼樣子?
如果每一種生命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世界,那麼真正的世界,究竟是怎麼樣的?或許我們只能說,我們眼前的世界,只是我們對這個世界主觀的一種解讀。
而我們日常所稱的「現實世界」,其實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組合而成的。因為我們只能透過本身的感官來感受世界,我們自然也就很容易認為,自己所感受到的就是一切。
但我們卻不曾想過,我們的感官,本身就是限制。它們觀察的方式,本身就是局限,是一種將廣大的資訊,限縮到一個小範圍的處理方法。我們得到這些被限縮的資訊後,形成了念頭,形成了對這個世界的認識,而這樣的認識,本身就是有限的、受到區隔的、需要透過對立才能存在的。
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:眼前的世界,與其說是現實,不如說是我們的頭腦所投射出的「虛擬實境」。而我們卻把眼前所見的,當成生命的一切。
進一步,我們的頭腦又透過不斷的比較,形成了「我」的身分。我們不斷將資訊互相對照、對比、比較,形成了過去和未來的概念。假如沒有思考的能力,「我」和「時空」的概念,對一個人來說也是不存在的。
情緒對人類來說,本來是幫助我們在環境變化中求生的一項重要工具,但因為頭腦的不斷比較,讓人不只活在當下,也同時活在過去和未來,而我們的身體,卻無法分辨,還把頭腦的資訊照單全收,持續讓我們感受到各種情緒,而這些情緒通常是負面的。
這些情緒,就是因為頭腦不斷的思考,而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印記。情緒,本身就是從我們局限的觀察和念頭而來,我們可以稱它是一種「萎縮」。這樣的萎縮,需要不斷的對立、比較、摩擦,才能存在。只要觀察我們的生活,就能發現,當我們被強烈的情緒驅使時,似乎就進入了「自動反彈」模式,眼前的任何事物,都能激起我們劇烈的反應。
可以說,對許多人而言,生命就是一連串的強迫思考。
正因為我們所獲得的感官資訊,我們的思考、情緒,都是萎縮的、局限的,人的本能,才會自然而然地會想要追求快樂、追求圓滿、追求永恆。
去觀察我們的生活,就會發現,無論是透過物質上或是精神上,透過事業的成就,或是關係的圓滿,我們都在追求一種「合一」感。似乎自己永遠是不足夠的、不完整的。
但是,所有的追求,都是無常的。任何的事物,只要有生,就會有滅。因為如此,任何的追求都無法滿足我們,有了,還要更多,得到了,又開始害怕失去。
因為我們忘記了,我們的本質本來就是完美的,我們本身就是一切。
(如果讀到這句話,讓你覺得有種心理勵志的喊話感,甚至有點排斥的話,我想說,這本書並不是這樣的,如果你願意的話,可以再接著讀下去)
既然我們的本質是完美,為什麼我們體驗不到?
在科學上,許多的學者也在不斷探究所謂的「真實」究竟是什麼。生命究竟從何而來?宇宙是怎麼誕生的?透過不斷地追本溯源,目前科學上的猜測是,也許宇宙是由一個大爆炸而產生的。這個大爆炸,是時間和空間的起點,在這之前,時間不存在,空間也不存在。
而這是我們無法想像、理解的。我們無法理解:沒有時間、空間,是什麼概念?又是「誰」,造成了這個大爆炸?
作者在這本書中提出,生命的根本真實,不是我們的邏輯腦所能理解的。我們透過有限的邏輯,無法理解一個超出我們想像、「無限」的概念。以數學上的概念來比喻,就好像一個點無法理解一條線,一條線無法理解一個面,一個面無法理解一個體。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說,任何人類重視的知識,都無法讓一個人解脫。
讀到這裡,我們知道了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由我們局限的思考而來。我們也知道了,透過我們局限的思考,我們也無法跳脫出來,理解更廣大的真實。
那麼,我們還有可能離開這個困境嗎?
作者接著想要說明的是,即使我們的頭腦、思考是局限的,真正的真實,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,也能夠體驗的。那麼,到底該怎麼做呢?
要跳脫人生的困境,我們要做的,其實只是移動我們意識的焦點。我們把意識的焦點,從眼前的形形色色,試著轉移到它的背景,從一切的「有」,開始去注意到「沒有」,或是「空」。
所謂的「醒覺」,也就是活在這個當下,活在「這裡!現在!」。它可以說是一切「有」和「空」、「有形」和「無形」的交會點,它是意識的奇點,也是解脫的門戶。
那麼,到底什麼是「空」呢?
這可能是我們永遠無法以思考、語言、邏輯定義的一個概念。它甚至無法被稱為一個概念,這也是古人所稱的「道」。
舉例來說,我們可以描述時間,但是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什麼是「沒有時間」、「瞬間」、或「永恆」。但是我們可能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:當我們極度專注在一個活動中時,時間好像流逝得特別快;相反地,我們也有在某些情境中度秒如年的經驗。這或許可以當作「道」的一個不準確比喻。
「空」隨時都在,但卻是我們無法理解、描述、辨認的。我們無法追求到「道」,但它卻也無所不在,這世界的一切,都離不開它。
正因如此,體驗到「空」,以及所謂的「醒覺」,是最困難,也是最簡單的。困難的點在於,我們已經習慣了用思考去理解眼前的世界;簡單的點則是,「空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、不會失去的。
只要我們能夠移動意識的焦點,就能夠體會。
如果一個人能夠接受,或願意嘗試理解以上的觀念,那麼我們就能進入你我最關心的部分:到底該怎麼做,我的生命才能更快樂?我要怎麼脫離眼前的痛苦?
為了方便理解,我將它整理成幾個概念,但其實本質上是同一件事。
首先,我們可以練習在生活中踩剎車,不再將眼前的一切,看得如此理所當然及真實。理解了以上的觀念,去看清——自己的生活中,是否都是由一連串的念頭所組成?自己是不是隨時處在一個萎縮、自動反彈、尋求對立的狀態?
我們是不是能願意去開始理解,世界的本質,可能並不是如我們所觀察到的這樣?也開始慢慢去看到,一切都是無常,有生就有滅,而一切的念頭,都是相對的、局限的、無法表達整體的。
如果能看清這些,或願意去看清這些,或許可以說,我們就離「空」,更靠近一點了。(但這也只是個比喻,因為不論我們做什麼,我們本來就有空,它不會遠離我們)
再來,可能可以說是這本書最重要、最簡單、卻也最困難、讓人不想嘗試、而且會遭致反彈的一個概念:臣服。
如果說,有什麼是我們可以「做」的,那可能也只是:臣服、容納、接受、放過、不抵抗、不抗拒、不反彈、不抗議⋯⋯。
要一個人放棄,是不是對生命消極不作為呢?不是。所謂的臣服,比較接近於接受眼前的一切發生,不再透過思考去加上一層意義,不透過「我」的身分去解讀一切,而只是在那個當下,該做什麼,就做什麼。
如果說,一切都是我們主觀的詮釋,那麼眼前的一切,有什麼是我們不能容納的?如果眼前的任何事物都只是一種投射,它們又有什麼絕對的重要?
到這裡,一定有人(包括我自己),會認為:這一切怎麼可能這麼簡單?就是因為眼前的一切太過困難、太過痛苦、太過煎熬,我們才卡在裡面出不來啊!不去想辦法解決,反而要我們接受、容納,怎麼可能呢?
但最矛盾的,可能也是這一點。就是因為我們不想接受,眼前的一切,才越來越真實。當我們能夠臣服、能夠容納、不再反彈、不再抗拒,我們才有機會得到一個空檔,去看清楚眼前的一切,去體會一切都是念頭,去摸到一點點「空」的邊。
這樣的空檔,可能是透過言語無法敘述的,只能靠我們去試著臣服,去試著接受。如果自己不能接受的話,那麼就先接受「我不能接受」吧!試試看,這樣是不是能讓原本激動的自己,稍微緩和一點點。這樣的緩和,就是空檔。假如還是必須對眼前的狀況做個立即的處理,處在這樣比較緩和的狀態,總還是比激動、緊張、急忙慌張的狀態來得好。
接受和臣服,也不全然是被動的。它也可以以積極的方式來看待:一切,都是我的選擇。我選擇面對這個瞬間、我選擇這個瞬間、我選擇這些情緒、我選擇這些狀況⋯⋯。把所有的發生,當成自己主動的選擇,就是對生命的接受。
透過臣服,獲得空檔,其實也是一種讓我們脫離過度思考的方法。當我們能夠接受,許多的念頭就再也起不來,一個人就不再透過「我」的濾鏡來解讀這個世界,輕鬆地把這個「我」給挪開,就「從腦落到心」了。
這是不是代表,要我們不再思考呢?也不是。思考,是一種幫助我們生存的工具,我們只是去學習,在需要的時候使用這個工具,不需要的時候就暫時將它擺在一邊。學習當工具的主人,而不是被工具給奴役,甚至錯把工具當成了真實的自己。
當我們活在「心」的境界,而不是「腦」的境界,我們的行為會自然跟生命配合,一切的行為是出於自然,而不是來自過度的思考。這樣的行為,是自然而然、和生命一致的。
這也帶給我們一種存在的境界。所謂的接受,可以說是:就讓一切存在吧!輕輕鬆鬆存在,讓自己的感受存在,讓別人存在,讓自己存在,讓世界以原本的樣子存在。不再要求一定要有什麼改變,理解一切原本就是這樣子,放過這個世界。
臣服了,也就讓我們開始去練習接受,原來自己是活在不知道當中。
或許一個人會認為,自己知道的很多,或至少知道一些事情。但前面已經討論過,我們所有的觀察、想法,都是局限,都是投射,我們又怎麼能說自己確實知道什麼呢?
只要輕輕地問自己這個問題:「我是誰?」,我們就會發現,我們連這一個我,都描述不清楚。所有我們能夠透過語言描述的、透過思考建構的,都不是真正的我。我們連自己的本質都不知道,又怎麼能對眼前的一切,甚至這個宇宙,做出任何的結論?
開始去承認,我們的確是活在未知中。把每個動作當成是最後一個動作,把每個呼吸當作是最後一個呼吸(事實上,我們真的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們最後一個呼吸),就是一種接受,一種臣服,也就和生命開始配合了起來。意識到這個生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,也能去尊重一切的存在。
意識到自己其實不知道,去接受自己不知道,到了最後,一個人甚至不在乎自己是否知道。這一切,我都不知道,也無法知道,一個人便會開始發現,眼前的任何一個有形有色,都是從無形無色衍生出來,一切都是神聖的。一切都神聖,我也只能肯定一切,感謝一切,信任這個宇宙的發生不會有任何錯誤。
就這樣子,活在未知之中,把生命交出來。交給誰?把生命,交給生命。讓生命,自己活出自己。
這就是臣服了。
這本書,可能從頭到尾都帶給我們一種悖論、一種矛盾:既然我們所能理解的都無法描述真正的生命,那麼怎麼可能透過這些文字,或是裡面的任何做法,來獲得真正的理解呢?
作者有提到,語言,甚至任何古人的經典,都只是路標,不可能描述真正的真實。透過再多的文字及討論,可能也都無法進入真正的核心。
書中也提到所謂的典範轉移(paradigm shift)。例如,古時候的人原本認為地球是平的,到了後來才發現它實際上是個球體。這樣認知轉變的過程,需要我們跳脫許多既有的價值觀和認知模式,才能有機會順利完成。
對這些陌生的概念,我們並不需要照單全收,或完全相信任何書中的內容,可以用自己的體驗做為實驗,來印證書中的概念是否為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