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日練習

簡單而微小的改變

把最熟悉又最陌生的自己,找回來 - 認識自己的練習 020

Posted at — Jul 29, 2021

如果你曾經做過前面的練習,相信你應該已經對「認識自己」這幾個字,不那麼陌生了。

記得在第一個練習中,有一個問題是:為什麼你來到這裡?透過這些練習,你想要得到什麼?

或者,我們可以換個方式,再問一次:

認識自己的目的,究竟是什麼呢?透過認識自己,我們究竟可以得到什麼?

為了討論這個問題,我們可以從一個看起來和這個問題完全沒有關係的題目開始:海,是什麼?

你會如何敘述一片海洋呢?

假如你有一個從來沒有到過海邊,也從來沒有在各種資訊管道中讀過、看過、聽過「海」的朋友,那麼,當你要向他敘述什麼是海洋時,你會怎麼說呢?

也許你會說,海是藍色的;海水中有鹽份,所以是鹹的;海上有波浪、有潮汐、風很強;海中有各種不同的魚、蝦、貝類;海邊找的到貝殼、海星、海草;海很大、很遼闊⋯⋯

這時候,也許你的朋友會好奇:你說的藍色,是什麼藍?潮汐看起來是什麼樣的?大海,究竟有多大?

你會發現,無論你如何描述,可能都無法給這位朋友完整的資訊,反而是當你想要用某個形容詞來描述時,又必須再加入更多的詞彙、更多的形容,來讓這位朋友體會到什麼是「海」。

而不論怎麼敘述,它的效果遠遠不如你直接帶著這位朋友到海邊。只需要短短幾秒鐘,他就可以體會到幾乎所有你想說的。

你又會如何,敘述你自己?

當我們面對自己時,其實也是一樣的。

我們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:

你,是誰?

繼續讀下去以前,可以將所有你第一時間浮出的想法,記錄下來。


也許你可以想想看,你都是如何向別人介紹你自己的?或者,如果你要對著自己自我介紹,你會怎麼說?

你的答案,可能會包含你的身份、角色、職業、年齡、性別、個性、興趣、愛好⋯⋯等等。但不知道你是否會覺得,不管你怎麼描述,這些文字,好像都沒有辦法完整地描繪出你的樣子。

其實我們可能都不是真的認識自己。我們可以從大腦中,不斷找出與自己有關的記憶,但這些事物都只是與我們「有關係」而已。

比如,你可以說出自己的職業,但若是你有一天換了工作,你,就不是原本的你了嗎?同樣地,你的興趣、個性、年齡、身高、體重,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,當它們改變時,你,就不再是你了嗎?

認識海,認出海

在過去的練習中,我們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切入,來觀察自己的各個面向,從不同的角度認識自己。

也許你會感覺你更認識自己了,也或許你會發現,原來自己還有許多過去從未發現過的面向,是沒辦法用幾句話簡單描述的。

一邊練習,我們也一邊認出自己的樣子,試著去描述那個無法用文字描述的,找回真正的自己。

就像一個人從來沒有到過海邊一樣,在真正看見海之前,他只能從各種不同的管道去認識它,例如與看過海的人聊天,上網搜尋海洋的影片,或是從書本中,學習有關海的各種知識。

這些學習,都是準備,為了有一天,當他終於見到海,可以一眼就認出來。

而這一系列練習的目的,也就是在準備著,給自己足夠的累積與沉澱。到了有一天,當你終於接近那個真正的你的時候,不會再錯過。

練習時間

  1. 試著回答這個問題:**你,是誰?**假如沒有答案,也沒有關係,可以試著去體會、感受那個「無法被定義」的自己。
  2. 透過認識自己,你想得到什麼?假如你開始探索自我一段時間了,那麼你得到了什麼,有了什麼改變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