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日練習

簡單而微小的改變

不再被情緒帶著走,轉換心情的實作方法 - 認識自己的練習 012

Posted at — Nov 9, 2020

上一個練習中,我們討論到了如何去覺察自己的情緒,以及情緒背後的想法。

今天的練習,我想接續說明,想法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情緒,以及我們可以怎麼透過改變想法,來調適自己的情緒。

同樣的情境,不同的感受

上一次我們所舉的例子是,假如你在便利商店遇到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,你向他打招呼,他看見了你,卻沒有任何回應。此時,你的心中會有怎樣的情緒和想法呢?

你的感受也許會是:

以上是隨意舉出的一些例子,而也許你已經注意到了,即便是在同樣的情境下,每個人都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斷,而因此有不同的情緒和想法。

就像上面的例子中,一個覺得「為什麼他要裝作不認識我」的人,和另一個認為「搞不好是我自己認錯人了」的人,心中的情緒可能相差甚大,他們後續所採取的行為更可能大相徑庭。

自動化的思考

在以上例子中,這些不同的想法,稱為「自動化思考」。這些想法的特徵,在於它們會被某些情境給瞬間觸發,隨即讓我們產生情緒,而在我們自己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想法之前,整個人就受到情緒的影響了,甚至早已因此而做出某些反應。

自動化思考,會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,以及個人的價值觀、思考模式、成長經驗、當下的身心狀況,而有很大的不同,但這些思考很多時候卻不一定是事實,也不一定能完整反應我們所遇到的情境。

就像媒體上的新聞報導,不同面向的資訊,會讓讀者對同一個事件的理解截然不同。為了不被單一角度的觀點蒙蔽,適當的做法是多收集資訊、多吸收不同的觀點,才能幫助我們在一個事件上獲得全面性的認識。

而我們也可以採取同樣的策略,來重新檢視自己的想法,尤其是那些在瞬間被啟動的自動化思考。接下來,我將會介紹一些重新評估思考的方法,來幫助我們確定,它們究竟是不動如山的事實,還是我們自己的揣測、想像、或先入為主的偏見呢?

評估思考的方法

以下將會介紹六種方法:尋找證據預想後果旁觀者角度時光機器重新歸因、以及我該怎麼辦

1. 尋找證據:這是真的嗎?

試著為一個想法找出支持性的正面證據,或反駁性的反面證據,來重新評估它的真實性有多高。若是以「他為什麼要假裝沒看見我」這個想法為例:

盡可能找出所有正面和反面的證據後,我們可以綜合所有的證據,得到新的想法:就算我們的感情沒有以前這麼好,但他也許真的只是剛好沒有注意到我。

2. 預想後果:最糟會怎麼樣?

試著去預想事情的後果,尤其是在自己特別緊張或害怕的時候,去找出在這個想法背後,自己擔心的究竟是什麼?一樣以「他為什麼要假裝沒看見我」這個想法為例,我們可以透過三個面向來問自己,分別是最糟、最好、和最實際的情況:

透過想像最極端(最好和最壞)的結果,可以幫助我們回到現實,做出比較實際的判斷。

3. 旁觀者角度:別人會怎麼想?

我們也可以透過別人的眼光來幫助自己看到不同的可能性。首先,我們可以先想想看,在同樣的情況下,如果是X,他可能會怎麼想?這個X可能是你的家人、朋友、或任何認識的人。

另一個角度,則是去想像,今天如果是一個自己認識的人有了這樣的想法,我們會對他說什麼,或是給他什麼樣的建議?

4. 時光機器:未來的自己會怎麼看?

假如把時間拉長,你覺得一個月後、一年後、十年後的你,回頭看這件事時,可能會有怎樣的想法?他會給現在的你什麼樣的建議?

5. 重新歸因:有什麼其他可能的原因?

是否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呢?例如,是不是因為他剛好在想事情,所以才沒有看到我?會不會他有和我打招呼,只是因為太小聲,所以我沒有聽到?會不會我根本就認錯人了?

6. 我該怎麼辦: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?

這個方法則是讓我們可以從自己的思緒中跳脫出來,去思考有什麼事情是現在的自己可以做的。例如,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傳訊息聯絡他,告訴他剛才的情況,確認他是否有看到我?

練習時間

也許你已經發現了,以上的方法,其實都是在幫助我們做一件事:**練習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,不要只侷限在自己的觀點裡面。**當我們能夠跳脫自己固有的思考模式,便能更全面的去看待周遭的人事物,相對地,我們的情緒也會更有彈性,面對一些不那麼容易的情境時,重新調整心情的能力也會增強。

以下是這一次的練習:

練習時間

當自己在生活中有強烈情緒的時候,試著用以上提到的六種方法,來幫助自己轉換思考角度:

  1. 尋找證據:這是真的嗎?
  2. 預想後果:最糟會怎麼樣?
  3. 旁觀者角度:別人會怎麼想?
  4. 時光機器:未來的自己會怎麼看?
  5. 重新歸因:有什麼其他可能的原因?
  6. 我該怎麼辦: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?

希望今天的練習,能幫助你在面對困難的情境時,找到多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,而不是被頭腦給綁架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