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的你,發現能力與特質的練習 - 認識自己的練習 007
你對你身上具備的能力,熟悉嗎?
或許想到自己的能力,你的腦中是一片空白;你可能對自己是個怎樣的人,都還不是很了解;也或許,你已經默默認定自己沒有什麼能力了。
別太快放棄!今天的練習,將會介紹三個一定有效的方法,讓你對自己目前的能力有全面的了解。同時,本次練習的答案,我相信也能有效地幫助一位求職者準備履歷、自傳及面試。
何謂「能力」? #
在開始練習之前,我們可以先了解所謂的「能力」,到底包含了哪些面向。
在我看來,能力至少有兩個面向,分別是「硬性技能」以及「軟性特質」。
所謂的硬性技能,通常會以名詞的形式呈現,例如程式語言、會計、統計等等,它比較偏向我們透過學習而獲得的知識和技能。
而所謂的軟性特質,比較偏向一個人擅長怎麼做事,以及其做事的風格特色。例如,我們可能會說一個人擅於和人「合作」、習慣在開始行動之前先做好「規劃」、在做決定時很「謹慎」、對於事情的細節很「仔細」,等等。我們可以發現,通常這樣的軟性特質會以動詞或形容詞居多。
了解了能力的兩個面向後,那麼我們便可以開始練習了。今天的練習將介紹三個方法,分別是:
- 列舉你的技能(找到硬性技能)
- 人格測驗法(找到軟性特質)
- 寫自己的故事(結合技能與特質,展現你的真實樣貌)
方法一:列舉你的技能 #
首先,我們可以將我們所會的硬性技能做全面性的盤點。請拿出紙筆,詳細回答以下的問題:
- 你曾經從過去的工作中學到什麼?
- 你曾在工作之外學到什麼?
- 你過去就讀的科系、所學的內容是什麼?
- 你曾經上過什麼課程、工作坊嗎?內容是什麼?
- 你曾經自學過什麼嗎?
請仔細將你所能想到的資訊完整列出,你將會得到屬於你的技能清單。
方法二:透過人格測驗了解自己 #
接下來,我們可以嘗試透過人格測驗,來探索我們身上的軟性特質。
人格測驗,又可以稱作人格心理測驗,在Wikipedia裡的定義是對個人行為樣本的一種客觀化和標準化的測量工具。這其實就像是我們平時會做的心理測驗一樣,透過測驗的形式,將我們的特徵做分類,有些測驗甚至還會建議不同特質的人所適合從事的職業。比較有名的人格測驗有邁爾斯-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(Myers-Briggs Type Indicator,簡稱MBTI)、霍爾蘭職業測驗(Holland Codes)、大五人格測驗(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)、九型人格測驗(Enneagram)等。
以MBTI測驗為例,此測驗將每個人的個性以四個面向分類,分別是:
- 外向 (E) / 內向 (I)
- 實感 (S) / 直覺 (N)
- 情感 (F) / 思考 (T)
- 判斷 (J) / 感知 (P)
將這四個面向、八種特性結合後,將可以組合成十六種性格,例如ISTJ、ESFJ…等等,每一種性格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特色。
在《原則》一書中,作者 Ray Dalio 先生也提到,他所創立的橋水基金,在招募時是透過 MBTI 這個人格測驗來判斷一個員工的特性以及其適合的角色。這也說明了一個好的人格測驗,的確是有一定的準確度和參考價值的。
了解了什麼是人格測驗,我們便可以開始練習了:
- 任意做幾個人格測驗(我個人較推薦 MBTI,可在網路上搜尋),找出自己的分類、特質、個性,或是適合的職業是什麼?
- 比較看看,測驗結果中顯示的特質,哪些與自己相同,哪些又不同?
- 若是在測驗結果中,有建議你可以從事的職業,試著去找到相關職業的資料(或是有認識的人可以問,更好),讓自己試著去想像看看,從事這個職業,給我的感覺是什麼?它有吸引我的地方嗎?為什麼?
請將你的回答記錄下來。
注意:人格測驗只是一個參考(點擊展開) #
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人格測驗的時候,心裡有種「怎麼這麼神奇」的驚訝感,覺得透過幾道問題就能將一個人做準確的分類,未免也太厲害了!
但實際的情況是,每個人都會因為年齡的增長、時間的流逝、環境的改變而產生不同的想法,自己的特質也會改變。我們的測驗結果可能會隨著時間、情境、心態的不同而有所變化。
而且在就業市場上,總有新興的職業出現,而過時的職業則被淘汰。我想,**十年前應該沒有任何一個測驗中會出現「YouTuber」這個詞,但主持人、表演藝術者之類有著類似性質的職業,是會被提到的。**我想說的是,職業背後的特質可能是不變的,但職業的形式卻一直在變,去關注工作背後的特性,就不會被它的表面形式所限制。
因為人會變,職業也會變,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去做的是,將測驗結果當成一個參考、一種探索自己的方式,而不需要認為測驗出來的結果就一定能夠完全符合自己,這樣反而是一種侷限了。
方法三:寫出自己的精彩故事 #
最後的這個方法,是參考、摘錄自《你可以不遷就》一書中的練習,我認為它是一個比較需要花時間,但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去嘗試看看的方法。
找到屬於你的故事 #
請回想三到五個(或更多)讓你印象深刻的經歷,將它寫成一段故事,內容需要包含:
- 目標(你想要達成什麼事)
- 你遇到的某種困難、阻礙、限制(主觀考量或客觀因素)
- 描述你做了哪些事,如何完成每個步驟(解釋你如何達成最終目標,克服困難與阻礙)
- 描述最終結果
- 試著用一些量化數據表達你對成果的評價(讓人容易理解)
若是想不到自己有什麼特殊的經歷,可以回想符合以下特徵的事件:(你一定有屬於你自己特殊的經驗的!)
- 在我的人生中很不尋常,一般來說不會發生的事
- 公開展現出我的能力
- 是關於一個和我的專業非常遙遠的領域
- 我本來做不到,或是身邊的人做不到的事
- 讓我承擔很大的壓力、風險或辛苦,最後卻順利完成的事
- 讓我樂在其中、廢寢忘食、做的當下感覺不到時間流逝的事
以我自己的故事為例 #
前一陣子,我開始練習跑步,希望自己能夠跑到半程馬拉松的二十一公里。(目標)
但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跑步很無聊,體力也沒有特別好,跑個三公里就快受不了了。開始跑步後因為太過急躁,還讓自己的腳受了好幾次傷。(困難)
但我還是定期練習,距離跑不長沒關係,從一開始的兩公里、三公里、五公里,一路加到目標的二十一公里。(嘗試、克服困難)
過程中,我也參考論壇和各大運動網站上關於跑步的資訊,了解何謂正確的跑步姿勢、如何安排訓練課表、如何休息恢復,等等。有了這些資訊之後,我便開始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,和實際跑步的經驗,來擬定自己的訓練方式。(嘗試、克服困難)
於是,在開始跑步約半年後,我自己首次跑到了二十一公里的距離。(結果、量化評價)
從故事中抽取你的能力與特質 #
當你順利寫出故事後,也可以參考下方的清單,從中找到符合自己的能力與特質,以我上面的跑步故事為例,我便發現了:
- 對於運動,我是一個熱情的人。
- 我善於規劃、做計畫,並且能夠堅持、貫徹執行到底。
- 我能夠分析、比較不同的方法,統整不同來源的資訊,並在實際計畫中測試。
能力清單:改編自《你可以不遷就》 #
和人有關的能力 | 領導 | 監督、管理 | 跟隨指令,把事情完成 |
激勵 | 說服 | 諮商 | |
與人協調、合作 | 協商、解決衝突 | 聯繫眾人,牽線 | |
治療、療癒 | 評量、評斷 | 傳達溫暖和同理心 | |
訪談、擷取 | 提升他人的自尊心 | 啟發、引導他人 | |
幫助 | 指示 | 招募、招攬 | |
教學、輔導、訓練 | 娛樂他人、搞笑 | 表演、演戲 | |
口譯、外語 | 簡報、演說 | 服務、照顧 | |
販賣 | |||
和資訊有關的能力 | 運用直覺 | 創造、創新、發明 | 設計 |
編劇 | 繪畫 | 視覺化、包含三維空間 | |
想像 | 深度思考與分析 | 詮釋、解釋 | |
合成,把部分組成整體 | 組織、分類 | 觀察出規律 | |
總結、摘要 | 分析、拆解 | 處理數字、計算 | |
記住大量的人或資訊 | 開發、改良 | 解決問題 | |
計畫、規劃 | 寫程式 | 研究 | |
檢驗、檢查、比較,找出相同和相異處 | 測試與證明 | 使用敏銳的感官(聽、嗅、味、視覺) | |
鑽研、觀察 | 彙編、做紀錄、歸檔、檢索 | 宣傳 | |
複製 | |||
和物品有關的能力 | 控制、操控物品 | 製造、製作、生產 | 修理 |
完成、修補、保存 | 建造 | 塑形、建模、雕塑 | |
切割、雕刻、雕鑿 | 設置、組裝 | 駕馭、照料、餵食 | |
運轉、駕駛 | 操縱 | 用不尋常的靈敏度或力量使用身體、手、手指 | |
演奏樂器 |
特質清單:改編自《你可以不遷就》 #
精確 | 成就導向 | 容易適應、隨和 | 很會找樂子、自娛 |
有冒險精神 | 警覺性 | 強壯 | 果斷 |
富於計謀 | 有權威 | 冷靜 | 謹慎 |
有個人魅力 | 能幹、有能力 | 貫徹始終、堅持 | 能用熱情感染他人 |
思慮周到 | 有衝勁 | 活力旺盛 | 有精神 |
熱情 | 卓越 | 仔細詳盡 | 經驗老道 |
老練、熟練 | 節儉 | 堅定 | 有彈性 |
以人為本 | 衝動 | 獨立 | 想法新穎 |
不屈不撓 | 執著 | 有開創性 | 實際 |
專業 | 有保護欲 | 準時 | 速度快 |
講理 | 現實主義 | 可以信賴 | 有本事 |
負責任 | 反應快 | 有保衛能力 | 能自我激勵 |
靠自己 | 樂於合作 | 勇敢 | 有創意 |
堅決 | 深思熟慮 | 可靠 | 勤奮 |
善於交際 | 博學 | 忠誠 | 有條理 |
客觀、沒有偏見 | 心胸開放 | 外向 | 傑出 |
有耐心 | 一針見血 | 敏銳 | 敏感 |
世故 | 強悍 | 能支持別人 | 得體圓滑 |
做事周密 | 有鑑賞力 | 特別、不平凡 | 多才多藝 |
為什麼要寫自己的故事? #
當你看到這個方法時,或許會覺得有些麻煩。除了要絞盡腦汁想自己過去的經歷外,還要定義目標、描述遇到的困難、量化結果等等⋯⋯做了有什麼幫助呢?
人的能力,本就不只是幾個冰冷的技能或知識,透過寫故事,能幫助一個人有架構地回顧自己的經驗,並用更寬廣的角度理解自己。
實際上,這對我們找工作、寫履歷自傳、和面試也都很有幫助。因為公司最需要知道的,其實也就是眼前的這個人會什麼、曾經完成什麼、如何規劃事情、遇到問題如何解決。如果能透過以上提到的架構來描述自己的經歷,將能讓人一目瞭然地看見這些重點。
所以,試著練習寫出自己的故事吧!也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。
練習時間 #
- 請使用方法一,列出你的技能清單。
- 請使用方法二,找出你的人格類型,並從中找出自己可能的特質。
- 請使用方法三,寫出屬於你的五個故事(至少三到五個,越多越好),並找出屬於你的能力和特質。
若能完成今天的練習,你一定會對自己有很不一樣的認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