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日練習

簡單而微小的改變

《全部的你》心得筆記 (29):第三卷第八章,生命,不需要非得怎樣

Posted at — Feb 17, 2021

本章接續上一章繼續說明,為什麼空檔是生命的根本,以及如何從關係中,找到空檔。

是空檔,帶來了一切

上一章以空檔的形式,提醒了我們,所有的生命,其實正在空檔裡。接觸這個觀念時,我們心裡可能會想,感覺上空檔好像是沒在做事、沒有動作啊?平時的生活如此忙碌,怎麼可能有空檔的時間?透過空檔,我們又能完成什麼,做些什麼呢?

但我們卻沒有想過,所有我們的做、思考、知道,都是由空檔而來的,沒有空檔,我們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。

就像之前所提到的,不管我們再怎麼分析、規劃人生,都只能透過這個當下。我們卻只把當下做為達成目標的手段,不是思考過去,就是想像未來,而忽略了「這裡!現在!」才是我們唯一擁有的。

是因為有當下,我們才能思考過去與未來。是因為我們本來就懂得永恆、愛、喜樂、光明,我們才能體會到無常、痛苦、悲傷、黑暗。

是因為有「無我」,我們才能體驗到「我」,但我們卻以為這個「我」就是生命的一切,忽略了生命的背景、生命的空檔。

從關係中,找回空檔

前面也有提到,關係是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遇到的課題。作者在這裡提出了一個練習,讓我們可以在關係中,隨時找回空檔。

這個練習,我把它稱之為「他也一樣」。當我們在關係中,有負面的情緒,感覺到生氣、受傷、難過時,我們可以對自己這樣說:

也許一開始,我們會抗拒這個練習,但當我們持續練習,便能慢慢發現,自己在關係中,可以找回一些空檔了,可以有多一點的寧靜了,可能還是會有情緒,但也不再那麼劇烈。

在空檔之中,念頭就慢慢消退了下來,我們就臣服在這個瞬間,接受了當下的一切。

接受了當下,不再抗拒,發現到所有的念頭,都是「我」的觀點、「我」的想法,而所謂的「我」,也只是局限的、無常的,本身可以說是一個「大妄想」。

既然一切都是主觀的、有限的、頭腦投射的,那麼又有什麼有絕對的合理性、絕對的正確性?

於是,我們對自己的想法與觀點,就不會再那麼重視,不會覺得有任何事有絕對的重要性,對人生、對他人、對這個世界,也慢慢不會再有期待。別人不需要滿足我的期待、不需要為我負責、不需要成為我想要的樣子,同樣地,我也不用符合任何的要求或期待。

於是,就放過了自己,放過了別人,對人生也就自然看開,生命,反而變得友善起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