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說明,所謂的「動」與「不動」之間有什麼差別。
仔細去看,我們的人生,是充滿了一連串的「動」。透過身體,我們可以轉變空間,透過念頭,我們可以轉變時間。我們總覺得要透過做些什麼,來改變生命的處境,得到一個更好的未來。
但我們之所以想要改變生命,也只是因為我們忽略了,所有的一切念頭都是虛擬的,我們所謂的追求,也只是從這個念頭到下個念頭,試圖從一個虛的狀態,跳到另一個虛的狀態。在這個虛擬世界中,無論我們做了什麼,都無法從中解脫。
所有的我想、我認為、我感受…都是所謂的「動」,都是由念頭所組成,都離不開時空,都受到制約,都只是生命的前景。
而要體會最原初的意識,是透過「不動」,對眼前的狀況不多加一層詮釋,單純地存在,看著這個世界。
所謂的「不動」,不是「動」的相反,反倒是「不動」包含了一切,包括「動」,包括萬物,包括你我。
這原初的知覺,本身有個獨立的存在。這個原初、輕鬆而清醒的知覺,甚至跟我們人在不在都不相關。即使沒有物質,它還存在。從宇宙無始以來,從來沒有生過,也沒有死過。它跟時空不相關。但是,沒有它,就沒有宇宙。我們也只能稱它「就是」(as is)。
它甚至不能用「主體」(我)跟「客體」(看到的東西)的架構來描述,跟我們念頭所創出來的局限的客體意識(object consciousness)完全不一樣。有趣的是,這個最源頭的意識,也可以稱一體意識,跟這個有概念、有局限、有客體的平常意識,其實一點都不是對立的。我們一直都有這兩個意識,只是透過過度的思想,把它蓋住了。
所以,存在也只是站在最原初的知覺,看這個世界。就連「誰看?」、「在看什麼?」都跟這個意識不相關。我們聽到這些話,會感覺到一種矛盾,而這個矛盾是腦在有限的邏輯裡建立出來的。只要把思考挪到旁邊,用心,去聽這些話,自然就可以理解,可以聽進去了。這也是前面提過的,透過這本書,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最大的機密。
讀到這邊,我自己感受到這章的內容特別難懂,主要是難以理解「動」與「不動」之間的差別,因此我以個人的理解,將目前與「動」和「不動」類似的概念做一個簡單的整理。
動 | 不動 |
---|---|
作為 | 存在 |
虛擬 | 真實 |
前景 | 背景 |
相對 | 絕對 |
部分 | 整體 |
有限 | 無限 |
有 | 沒有 |
有形有色 | 無形無色 |
抗拒 | 接受、臣服 |
執著 | 放過、放下 |
費力 | 不費力 |
努力追求 | 輕輕鬆鬆 |
昏迷 | 清醒 |
萎縮 | 開放 |
思考、念頭 | 無思無想 |
制約 | 不受限 |
時空 | 超越時空 |
過去與未來 | 活在當下 |
無常 | 永恆 |
人性 | 神性、佛性 |
有條件 | 無條件 |
固定的可能性 | 無窮的可能性 |
已創生 | 未創生 |
萬物 | 因地 |
腦的思考 | 心的智慧 |
人生的故事 | 全部的生命 |
我 | 無我 |
客體意識 | 一體意識 |
而所謂的「存在」或「不動」,那最原初的意識,是人腦的邏輯所無法理解的,但它卻隨時隨地都存在。
因為「因地」、「存在」隨時都在,所以我才敢說——存在,也是找回全部的我,全部的你,比任何動作(更不用講功課了,包括呼吸)更直接、更輕鬆、更簡單。是最不費勁、最原初、沒有「動」的動力,沒有行為的行為。它不是「作為」的對立。因為它包括一切。所有我們意識可以形成的理解,可以延伸出來的理解。存在,包括無限大的永恆的意識,又同時包括任何有局限的色相,包括你,包括我。
因為它就是那麼簡單可以理解,卻又不符合人類分門別類的邏輯,所以,也可以說,為什麼只有寥寥幾個人可以真正體會到——一念轉變,存在就到家了。我們就輕輕鬆鬆看穿了因果的制約,讓我們輕鬆回家。
也因為如此,歷史上的大聖人都承諾過——「道」是到處都有的。卻是得不到、做不到、追求不來的。它不是透過任何動、行為、功夫所成就的。反過來,比較正確的說法是——道,來道我們。恩典,來恩典我們。宇宙,來灌頂我們。跟你我,都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