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日練習

簡單而微小的改變

《全部的你》心得筆記 (5):第一卷第四章,我們是感官的囚犯

Posted at — Feb 13, 2021

本章說明我們的感官是如何從無限大的資訊場感知資訊,並解釋為什麼我們的感官是局限的,以及什麼才是「活在當下」。

大腦的運作方式

腦的運作主要分為兩個部分,第一部分是知覺,第二部分則是知覺後的加工處理,藉由腦的整合,我們能夠將資訊進一步儲存、分別、區隔、比較。

資訊是螺旋場

但是,我們的知覺範圍其實是很有限的,例如人類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大概只從 390 到 700 nm,頻率則從 430 到 770 THz。其他的動物,例如狗、貓、海豚,所能看見、聽見的能量範圍與人類不盡相同,因此,如果我們能感知到的能量範圍有所不同,我們所理解的世界也會與現在大不相同。

資訊的本質是螺旋場,人類的感官只能從螺旋場中取得有限的資訊,真正的資訊量是遠超過我們的感官所能感知的。特異功能、靈感、或第六感,就是一種超越了感官本身的限制,從螺旋場中獲取到更多資訊、更深的意識的現象。

一般人想不到的是,雖然這五個感知是相當窄的能量門戶,但它們本身都是螺旋場,所蘊涵的資訊遠超過感官資料。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有過「不看手錶,就直覺知道時間」的經驗,或是直觀、直覺的體會到某一個狀態。嚴格講,這個直覺雖然超過感官資料所帶來的資訊,但又不離這些資訊,兩者是分不開的。這是因為,每一個感官資料造出的螺旋場會重疊,而共振出一個更大的螺旋資訊場。

這個原理,可以解釋為什麼人會有更深的知感,或一般人所稱的靈感、第六感。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人的身體感知可以有所謂的細胞記憶。這些知識都是目前很多心理療癒者在使用的,也有很明顯的效果。

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透過感官,從無限大的螺旋場中,固定出局限的資訊,從無限多的可能,固定出一個可能(給我的感覺像是量子力學中所提到的波函數塌陷)。

所以,人腦把無限帶到有限,把上帝帶到人間,把宇宙帶到參考點……是合理的,是個體千百萬年摸索出來的生存之道——把不可捉摸的眾多可能性,簡化成可以操作的現實,才可以對環境的不可知有所反應。這也是人類演化了不起的部份,使人與動物有所區隔。無論從哪個角度,在腦的運作下,一體意識就從無形化為了有形。從未曾創生過的,化為創生出來的。把未曾化現的,轉為化現出來的。

活在當下的意思

而古人所謂「活在當下」的意義,其實也就是單純地去感知,而不再加多一層的解釋或區別。

假如只有第一接觸的知覺,那麼,這世界本來是很單純的。無論發生什麼好事或壞事,不管多好、多糟糕,最多也是那麼一瞬間出現,下個瞬間消逝。因為發生的事,所看到的相,也只是在每一個瞬間出現。所以,嚴格講,也沒有生死之別,更不用講有什麼聯貫性。這也就是古人講的「活在當下」的意思。

這不光是動物隨時體驗的,還是每一個植物所體驗的。最有趣的是,我們跟動物、跟植物接觸,進入大自然,自然找回來這原初意識,帶回當下的體驗。

腦的分別功能,作為工具其實是沒有問題的,問題在於我們過度依賴這個工具,導致我們的生命失去了平衡。就像一個廚師,明明有許多的廚具可以使用,卻堅持在料理時只用某種刀具一樣。上一章所提到的「頭腦的監獄」,就是因為大腦的過度分別、區隔、比較,成為了我們所有煩惱的來源。

在頭腦的局限和分別之中,無論我們怎麼思考、推理,都無法從有限的一小角,理解全部的無限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