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錄日常生活,自我探索的AEIOU法

提到自我探索,你是否會覺得不知道從何開始?在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(Designing Your Life: How to Build a Well-Lived, Joyful Life)這本書中,作者提供了一個在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中常使用的方法,來協助我們做自我探索。

這個方法稱為「AEIOU法」,可以透過記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,來讓人更了解自己的興趣、熱情和能力。一個事件,可以用AEIOU五個面向來拆解:

  • 活動(A,Activities):你在做些什麼事?
  • 環境(E,Environments):你在什麼地方?
  • 互動(I,Interactions):當時互動的對象是什麼?人或機器?怎麼互動的?
  • 物品(O,Objects):你是否使用了什麼工具或物品?
  • 使用者(U,Users):旁邊有其他人嗎?

記錄完畢後,可以問問自己,對於這些內容有些什麼感覺?喜歡或不喜歡?為什麼?

舉個例,假如我想要記錄的事件是今天傍晚的跑步,那麼根據AEIOU法,我的記錄方式便會是:

  • (A) 你在做些什麼事:運動、跑步、鍛鍊身體
  • (E) 你在什麼地方:公園,旁邊有許多花草樹木,還有一些不認識但也在跑步的人群
  • (I) 當時互動的對象是什麼:自己的身體
  • (O) 你是否使用了什麼工具或物品:嚴格來說沒有,只有球鞋
  • (U) 旁邊有其他人嗎:其他在跑步的人群

再來,檢視剛剛記錄的內容:我發現我其實蠻喜歡一個人,但同時旁邊也有陌生人的環境。跑步的過程中,除了享受好好活動自己的身體、釋放壓力的舒暢感,在一個開闊明亮的空間中,也會讓我有放鬆的感覺。透過這樣簡單的記錄過程,當我們收集了越多事件,便會對自己的喜好和習慣更為了解。

最後一點要補充的是,該怎麼決定哪些事件要收集呢?你可以設定幾個特定的時間點(例如早中晚各一次),或是在生活中較「特別」的時刻(如:情緒特別激動、想法特別強烈時),來記錄當下正在進行的事件。

AEIOU法就介紹到這裡,希望對你有幫助!